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关于绮梦经历未压缩版 根据刘正国的考证,贾湖骨管应该是龠。文献中有“龠如笛”的记载,两者外形相似。龠是上古乐器,演变为宫廷雅乐的乐器,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大量记载,甲骨文中也常见。但秦汉以后龠迅速式微,到音乐文化高度发达的唐朝,已经见不到只言片语。郭沫若曾对甲骨文的“龠”做过考释,他从字形来看,认为龠“像编管之形也”。此后,学界遵照其意见,认为龠是排箫那样的编管乐器,流传两千余年“龠如笛”的单管之说被废弃。刘正国认为,郭沫若的说法是一种误读,只是依靠字形释读,并没有对音乐史的严格考证。。
中新社杭州8月6日电 (林波)8月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戏剧节将于9月5日至25日在杭州举办,木偶戏首次加入戏剧节阵容。木偶戏《高机与吴三春》《一鹤“飞”》等将进行展演。
中国戏剧节创办于198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戏剧节共收到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5家中直单位、2所高校、中国戏剧家协会民营戏剧工作委员会等推荐报送的73部剧目。
经专家遴选,最终确定42部剧目入围,包括29部参演剧目、1部特邀剧目和12部展演剧目。入围剧目涵盖了20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滑稽戏、木偶戏等不同戏剧艺术门类。
在剧目遴选方面,本届戏剧节充分考虑题材的亲民性与大众性,众多剧目改编自经典戏剧或文学作品。例如,粤剧《程婴救孤》、潮剧《绣虎》、昆剧《世说新语》、越剧《我的大观园》、话剧《北上》、歌剧《原野》等,以各具特色的戏剧艺术形式重现经典的永恒魅力;京剧《七侠五义》、婺剧《三打白骨精》、河北梆子《宝莲灯》以及木偶戏《高机与吴三春》等,则取材于民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或民间传说。(完) 【编辑:张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