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高温津贴发没发?用人单位要举证!
时间:2025-08-07 08:34:33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施少伦

《秘密的心跳生活无码》

  【说案】高温津贴发没发?用人单位要举证!

  近期全国多地高温来袭,“高温津贴”的话题受到关注。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在主张高温津贴的一些劳动争议中,有的劳动者诉求获支持,有的被法院驳回。律师表示,此类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需负主要举证责任,证明其支付的高温津贴符合法定要求。

  高温津贴诉求获支持

  王某2024年6月受雇于重庆某建筑公司,从事露天钢筋捆扎工作。公司以“提供免费凉茶、藿香正气水”为由拒绝发放高温津贴,并在王某多次索要后于当年8月底将其辞退。

  据重庆伟盟律师事务所蔡增针律师介绍,其通过收集王某每日户外工作视频、2024年6月至8月当地气象局高温预警记录共32天气温在35℃以上,并调取考勤表,证明王某高温日出勤率达100%。

  王某随后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并提交证据,要求责令公司支付津贴,并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补发高温津贴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劳动仲裁委认定,公司未证明已采取降温措施或支付津贴,须补发900元并补偿225元;公司辞退王某违法应支付赔偿金1.5万元。公司不服起诉后,两审法院均予以驳回。

  李某是重庆某食品厂烘焙车间操作工,2024年7月车间温度持续超35℃。公司声称“已装风扇,温度达标”,拒绝发放高温津贴。李某因中暑就医后投诉至当地人社局未果,委托律师起诉。

  庭审中,李某提供了第三方检测报告(争议期间实测温度36~38℃)及证人证言,推翻了公司关于“有效降温”的主张,并提交李某中暑病历。而公司却未能提供车间温度监测记录的证据。

  法院判决公司支付2024年6~8月高温津贴共计900元。该案判决还促成当地人社局开展专项检查,推动5家企业补发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诉求被驳回

  在高温津贴该不该发放的纠纷中,也有劳动者起诉被驳回的情况。重庆垫江人冷某是渝北区某物业公司保安,冷某称,作为值守的门岗,应物业公司的要求,门岗室的窗门不能关闭,造成室内外的温度一样,冷某主张高温津贴。

  法院审理认为,冷某的工作地点位于岗亭内,且安装有空调,即使如冷某所称,工作时岗亭的窗户须保持开启状态,但冷某没有证据证明其工作场所的温度处于33℃以上、符合领取高温津贴的条件。法院判决驳回了冷某的诉讼请求。

  家住重庆市北碚区的吴某,是重庆某驾驶培训公司教练员,其诉请公司欠付的高温津贴。

  法院认为,吴某作为教练员应当随车教学,其工作场所主要在车内,车载空调可以将车内温度降低到33℃以下,某公司无需支付其高温津贴。

  【以案说法】

  重庆伟盟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卫东律师表示,在仲裁或法院审理中,用人单位需负主要举证责任,证明其支付的高温津贴符合法定要求。若用人单位无法提供清晰、有效的证据(如明确标注的工资条、支付凭证),法庭通常不会采信其观点,并可能判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主张的高温津贴。

  本报记者 李国 本报实习生 唐袁秋

  (工人日报) 【编辑:惠小东】

图片

  新京报讯据新疆网络辟谣消息,接网民举报,近日有网民在微信群圈、微博、抖音等平台以短视频、图片或文字等形式散布“武汉专家实地调查伊宁市此次病毒属于外来输入新型流感病毒”等虚假信息及类似变种样本。经与有关部门核实查证,上述信息为网络谣言。《秘密的心跳生活无码》  但当消费升级来袭,ZARA、优衣库和H&M都在巩固优势或积极创新,依旧当“老实人”的GAP很可能导致自甘落后的命运。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23版权所有